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党支部有党员17名,包括药学院党委下沉党员1名,党员教师15名,博士后教师1名,副高以上职称13名。支部的特色是高职称与高学历。以政治为引领,产学研结合,服务辐射型党支部是本支部党建工作的重点。
特色亮点一:生药党支部发挥集体优势,为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建言献策,服务湖北省经济发展。
2020年4月2日至6日,为促进湖北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复工复产,在摸底省内中药材种植企业的技术需求,生药党支部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网络授课平台,组织开展了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网络培训。为契合中药材春季生产的技术需求,支部党员吴和珍、刘义飞、余坤、汪文杰、徐雷、森林、张景景等同志,陆续开展了 “中药品种培育与质量保障”、“中药材种植常见草害与防治”、“中药材具体品种种植技术”、“中药材种植肥料及施用”、“中药材采收加工及微生物发酵”等专题的线上培训和答疑,累计培训300余人次,给省内中药材种植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及企业技术需求适时开展相关培训。
随后,2020年4月29日,副校长黄必胜率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湖北道地药材荆半夏品种选育与生产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发”成员赴潜江调研半夏药材生产,生药党支部吴和珍教授、刘大会教授陪同参加考察。
2020年5月18日,由湖北中医药大学、蕲春县农业农村局、招商局健康产业(蕲春)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道地中药材科技创新团队联合举办的蕲艾提质增效现场观摩会在蕲春县举行。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吴和珍教授率生药党支部刘大会、刘义飞、刘义梅、余坤、杜鸿志、苗玉焕等同志参加观摩会,并开展技术培训。省内科研院所,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种植业处、省果茶办公室和蕲春县有关单位等60余人出席观摩会。
特色亮点二:生药党支部发挥人才优势对口服务房县门古寺镇红星村
2018年10月,生药党支部党员胡志刚接受组织委派到房县门古寺镇红星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在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他加入扶贫队伍两年多以来,带领工作队扎根基层,同心协力,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探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为支撑的“1+3精准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彰显中医药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帮助红星村顺利脱贫出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药党支部充分整合行业优势、专家资源和技术力量,帮助房县编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协助成立房县中医药产业研究院,从顶层为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建立中药材种植研究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引进中药龙头企业到房县发展中药材订单种植和药材加工,邀请专家开展中药材种植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帮助村里发展壮大农产品种养殖和加工集体产业。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初期,生药党支部对接吕文亮校长为房县制定《房县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并推动落实,组建中医药专家组开展巡诊,将大学捐赠房县应急物资快速送达房县,联系企业捐赠中药配方颗粒,指导企业生产中药香囊捐赠给抗疫一线,作为志愿者联系医用制氧机捐赠给十堰市11家基层卫生院。
此外,生药党支部还积极联系大学捐赠图书3000余册,建立“爱心书屋”和“四点半学堂”,为工作队员每周义务辅导孩子们学习营造条件,带头捐款并联系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宣讲“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指导孩子高考填志愿,扎实开展教育扶智。实现教育扶贫,从“扶资”到“扶智”。
生药党支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贯穿于精准扶贫实践中,积极开展“四访五看”,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遇到困难群众慷慨解囊,解决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问题。
特色亮点三:生药党支部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神农架林区快速发展
2017年,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2018年组建成立了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委任生药党支部党员——刘义飞担任研究院的院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而神农架浓郁而优秀的地方中医药文化更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刘义飞组织生药党支部的同事们一道编撰了《神农架中医药科普书》,同林区教育部门一起开展了科普书捐赠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惠及林区22所中小学校。汇同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等多位专家一起,团队还编制了《神农架药用植物资源与基因鉴定》专著,向世界传递神农架资源多样性的基因密码。
生药党支部特别注重以政治为引领,以服务为导向,以人才为依托的“服务辐射型”党组织创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作为再立新功,让党的旗帜焕发出更加灿烂的青春光芒。